首頁|行業資訊|人物訪談|活動|新品|案例|方案|招標|技術|企業|產品|展會|商機|專題|招商加盟|企業招聘|新媒體藝術
 數字展示在線首頁 > 資訊中心 > “文化+大數據智能化”讓文物“活”起來

“文化+大數據智能化”讓文物“活”起來

編輯:Angelia 文章來源:數字展示在線 發布日期:2018-10-7 7:54:21

  7月19日中午,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外熱浪滾滾,館內卻涼爽愜意,吸引了不少市民和外地游客駐留。在博物館里的“互動展示魔墻”前聚集了不少小朋友,他們好奇地點擊著屏幕上不斷出現的文物圖片,不時發出贊嘆聲。

  事實上,不僅是在三峽博物館,在我市一些較大的文博單位,這樣的場景隨處可見。散發著遠古氣息的文物正在走進大眾,與參觀者近距離“互動”。

  “文化+大數據”留住文物的容顏

  傳承歷史文化,首先要保護好文物。

  “這是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遺產監測預警平臺,已經運行了近兩年時間。”7月18日上午,大足石刻研究院監測中心,該院副院長蔣思維指著屏幕上的實時畫面向重慶日報記者介紹。

  屏幕上,不僅有臥佛等石刻造像的實時監控畫面,還顯示著溫濕度監測、巖體表面溫度監測、可吸入顆粒物監測等多項監測結果。據了解,2012年,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大足石刻列入中國文化遺產監測試點。2013年,《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遺產監測預警系統總體技術方案》通過了重慶市文物局組織的專家評審。

  “這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文物保護、環境、化學等多個學科交叉。”蔣思維介紹,針對大足石刻的保護,應更加強調科技含量。“我們已經逐漸從被動修復轉向預防性保護。這得益于來自大數據的分析、預判。同時通過調控環境,延長石質文物的‘壽命’。”

  露天石質文物總是有“壽命”的,在其逐漸“衰老”時,文物工作者正用高科技定格它的“容顏”。

  近年來,受氣候、環境污染等因素影響,石刻病害也更加復雜。“2013年,研究院利用現代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及高清攝影技術,以寶頂山大佛灣石刻為對象,采集獲取精細三維數據及紋理數據。”蔣思維介紹,這些數據對歷史資料信息留存、保護修復方案設計與施工、科學研究及監測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文化+大數據智能化”讓文物“活”起來

  高科技應用讓館藏文物“活”起來

  站在顯示屏前就可以欣賞大量館藏文物,坐在家里也可以查閱文物圖文資料……這是“文化+大數據智能化”給市民帶來的實實在在的便利。

  文保專家表示,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先進信息技術手段使文物資源數字化,實現文物信息資源共享開放是智慧博物館建設的重要目的之一。

  以三峽博物館的“互動展示魔墻”為例,這面約10余平方米的高清“魔墻”,展示了該館珍貴館藏文物和重慶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圖文介紹。站在“魔墻”前,參觀者會被面前不斷涌現的文物圖片所震撼。如果對哪件感興趣,只需輕輕一點,就可以欣賞這件文物的細節和文字介紹。此外,這塊“魔墻”還提供了檢索功能,只要輸入關鍵詞,就能檢索到相應的文物資源。

  據了解,在我市的文物保護與利用中,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紅巖革命紀念館等走在了前列。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APP中,展示了“群鴻戲海圖”等11個動畫短片。打開“群鴻戲海圖”,可以看到畫中的鴻雁時而翩翩起舞,時而低頭覓食,充滿了濃郁的傳統文化韻味。

  而在紅巖革命紀念館,重慶日報記者看到,該館基本陳列已經完成改陳,2000余平方米的展廳中,增添了許多互動參與設施。尾廳部分,正在建設“紅巖記憶”數字體驗廳,將運用曲面投影全息投影、AR、VR等方式展示“重慶大轟炸”等,給觀眾身臨其境的參觀體驗。

  智慧博物館建設任重道遠

  今年6月,敦煌“數字供養人”互聯網公益活動火爆朋友圈。用戶通過點擊互動,可以隨機獲得“智慧錦囊”。“海闊天空退一腳,站在后面顯臉小”等“智慧錦囊”在娛樂用戶的同時,傳播了敦煌的“供養人”文化。這項公益活動也是騰訊與敦煌研究院等共同啟動的“數字絲路”計劃之一。

  “大足石刻在利用互聯網傳播石刻文化方面也有一定思考,我們還將大力挖掘石刻文化,做到更有效的傳播。”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長黎方銀表示,大足石刻文物資源開放程度還有較大提升空間,目前正在進行數字博物館建設的前期工作,將來游客可以在網上觀賞到高清的石刻文物。

  重慶日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智慧博物館方面,我市除了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重慶自然博物館、紅巖聯線等一級博物館外,還有相當大一部分博物館并沒有官網和微信公眾號,智慧博物館建設更是無從談起。截至2017年底,重慶備案博物館總數已達到95家,這意味著重慶的智慧博物館建設仍處于起步階段。

  大渡口區博物館館長李國洪、巫溪縣博物館館長余學舉等表示,資金、人才是目前制約區縣級博物館智慧博物館建設的主要難題。有業內人士表示:“現在大部分的區縣級博物館維持正常運行都比較艱難,智慧博物館建設僅僅停留在口頭上。”

  重慶師范大學教授武仙竹介紹,重慶的智慧博物館建設與國內先進地區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智慧博物館建設需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充分發掘館藏文物特色,提升文物資源展示開放力度,才能讓觀眾滿意。”

標簽:文化科博展示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用戶投稿,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本文作者聯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狠狠色狠狠色合久久伊人| 日本精品高清一区二区| 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 免费乱理伦片在线直播| 强行交换配乱婬bd| 精品国产午夜肉伦伦影院| 中文字幕亚洲专区| 台湾swag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电影| 精品极品三级久久久久|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欧美一级高清免费a| 高清中文字幕在线| 中文japanese在线播放| 免费在线看片网站|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在线高清视频| 香蕉视频在线免费|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看看| 亚洲色av性色在线观无码|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 没有被爱过的女人在线| **真实毛片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四虎影院2019| 国产精彩对白综合视频| 日本乱码视频a| 激情欧美人xxxxx|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 久久AV高潮AV无码AV|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免费| 国产猛男猛女超爽免费视频| 成年人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 自慰系列无码专区| 永久在线观看www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精品久久| 国产一级做美女做受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