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12-2 14:45:14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有各類學校60多萬所,在校學生總數超過2.7億人,占全國總人口的20%左右。高等院校是國家培養造就文化教育、科學技術等專業人才的基地,也是開展科學研究的重要部門。高等院校內如一個小社會,涉及面廣,門類多,除教室、實驗室、公寓、食堂外,還有圖書館、檔案室、商店及配電室、機修間、鍋爐房、化學危險物品倉庫等等,因此,存在一定的火災危險性。
高校是學生學習、生活場所,是人群密集的社會細胞。隨著高校招生數量的不斷擴大,大學城的建立,人員密度相應增大,消防形勢越來越嚴峻。
上課的過程中突然聽到火警警報聲,教室中早已燃起大火;整個學校在猛烈燃燒,濃煙籠罩了整個教學樓!同學!這個時候你該怎么辦?”面對突如其來的火災,掌握正確的逃生方法最為關鍵。而作為學生密集的學校,孩子們能否掌握正確的火災逃生知識,就變得格外重要。這不僅是作為教育工作者不得不考慮的教學內容,也是學生家長們關注而懸心的所在。
當前,學生的安全意識不容樂觀。學生們知識雖然豐富,但消防安全知識、防災技能卻很淺,自我保護意識就更低。他們認為消防安全只是領導和管理部門的事情,自身的消防安全知識與自我保護意識相當缺乏,火災初發時期會正確有效地使用滅火器的人少之又少。許多學生不了解基本消防常識,如一些常見的消防警示標志、符號、消防器材分類識別與使用、火場有害氣體的預防、自救逃生技能等。同時,現行日常消防知識較少和校園內部消防培訓效果不佳等問題使得消防安全問題尤為突出,但如果平時不注重校園安全,那災情發生時就會出現很嚴重的后果。
虛擬現實技術(VR)的出現和普及,不僅在娛樂界刮起一場革命的暴風,也為教育界提供了更先進和有效的媒介工具。在VR帶給客戶體驗的時候,客戶頭戴虛擬現實頭盔,手持操作柄,由計算機捕捉客戶的姿態和位置,合成到幾可亂真的虛擬現實環境中,讓受眾體會真正身臨其境的感覺,并可做出與真實情況別無二致的操作。
將VR技術結合校園火災安全教育的方式,能讓孩子們接觸到到真實火災,并且能最直觀的面對火災現場所發生的一切意外,從而能夠在實踐中熟練的掌握火災逃生知識。
相較于傳統的安全教育,VR安全教育具備以下幾種優勢:
1,不會產生真的安全事故。
2,安全演習成本小,不必耗用過多的人力物力
3,對場地要求無須過大,并且可重復進行。
4,仿真度極高。
與現實中的真實安全演練相比,虛擬仿真訓練讓學生始終處于安全教育教學的主導地位,掌握接受安全教育主動權。VR應用允許用戶按照自己的節奏來學習,逐步而全面地掌握相關的防范知識,并可隨時進行多次重復演練,大大增加學習安全知識和技能的時間和實際安全效果。
憑借其不受時空限制、沉浸式體驗等先天優勢,未來VR在安全教育領域將會受到更多的重視和青睞,為學校安全教育發揮更大作用。